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彩神争霸王 > 新闻动态 > 出大事了,俄石油管道被炸,莫斯科或遭“斩首”袭击?俄喊话美国
出大事了,俄石油管道被炸,莫斯科或遭“斩首”袭击?俄喊话美国

发布日期:2025-10-12 08:48    点击次数:101


«——【·前言·】——»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尽管,日前俄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大上公开表示,俄罗斯仍愿意通过对话来解决俄乌冲突,且对与美国的对话抱有一定期望,但目前所有人都清楚,俄乌和谈进程仍处于停滞状态。

并且,随着美国与欧洲方面的持续干预,俄乌局势正在面临更多的未知与风险。尤其是,前不久波兰、爱沙尼亚先后发生“领空遭到入侵”等事件,欧洲方面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并采取了相应的军事行动作为回应,更令俄与欧洲、北约的“火药味”日益浓郁。

然而,正当俄乌局势持续生变,引发外界担忧之际,又发生了3件值得关注的大事。

展开剩余87%

«——【·关键石油管道遇袭·】——»

国际局势的波谲云诡,总是让人始料未及。就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俄欧关系剑拔弩张之际,一系列足以改写地缘政治格局的事件突然爆发。

俄关键石油管道被炸、莫斯科遭遇无人机袭击、普京向特朗普发出访俄邀请,这三件大事交织在一起,将全球目光聚焦在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

9月24日凌晨,俄罗斯能源动脉遭遇重创。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高调宣布,对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萨拉瓦特石油化工厂、伏尔加格勒地区的泽恩泽瓦特卡泵站发动了无人机袭击。

这两处设施非同小可:萨拉瓦特石油化工厂是俄罗斯液体火箭燃料的主要生产基地,年加工能力达1000万吨;泽恩泽瓦特卡泵站则是“古比雪夫-季霍列茨克”主干石油管道的核心枢纽,承担着向俄罗斯南部地区输送原油的重任。

袭击造成的后果立竿见影:化工厂的炼油装置燃起熊熊大火,泵站的输油工作被迫中断。乌克兰军方毫不掩饰其战略意图:通过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基础设施,削弱俄军的后勤补给能力,进而扭转战场局势。这并非乌克兰首次对俄能源设施下手。

8月18日,乌军第14无人机团就曾对坦波夫州的尼科利斯科耶输油泵站发动袭击,导致“友谊”输油管道停止向欧洲供油。 乌克兰的疯狂举动引发连锁反应。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紧急发声,谴责袭击导致匈牙利原油供应中断,直言这是“将中立国拖入冲突的危险行径”。斯洛伐克也警告称,乌克兰的袭击可能导致其柴油出口中断,而柴油正是乌军装甲部队的“血液”。

讽刺的是,乌克兰国内70%的柴油依赖进口,其中土耳其和印度是主要来源国,而这两国的炼油厂又高度依赖俄罗斯原油。乌克兰的“自杀式袭击”,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

正当俄罗斯在能源战线上焦头烂额之际,首都莫斯科也拉响警报。9月29日凌晨,莫斯科州沃斯克列先斯克和科洛姆纳地区遭到无人机袭击,4架无人机被防空部队击落,但仍有一架失控无人机撞入民宅,造成一名76岁妇女和一名6岁儿童死亡。

这是继4月25日俄总参谋部高官雅罗斯拉夫在莫斯科州遇刺身亡后,俄罗斯核心区域再次遭遇致命威胁。 事件背后的阴谋气息浓厚。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此前曾策划多起针对俄军方高层的暗杀行动。

2024年12月,乌军使用炸弹滑板车在莫斯科梁赞大街炸死俄军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今年7月,乌克兰情报官沃罗尼奇上校在基辅街头被连开五枪,俄方指控这是对俄军暗杀行动的报复。

此次莫斯科遇袭,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又一起“斩首行动”正在酝酿。俄罗斯的反应迅速而强硬。普京立即下令加强首都防空体系,部署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铠甲-S1”弹炮合一系统,并启动对事件的全面调查。

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警告称,任何针对俄罗斯领导人的袭击都将招致“毁灭性报复”。与此同时,俄军加大了对乌克兰军工目标的打击力度。

9月28日,俄军出动595架无人机和40枚导弹,对基辅的军事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乌军“爱国者”防空系统在俄军饱和攻击下几乎失效。

«——【·普京邀特朗普访俄·】——»

在局势白热化之际,俄罗斯抛出外交橄榄枝。9月28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宣布,普京邀请特朗普在莫斯科举行会晤,并称“俄方已做好准备,决定权在美方”。

这一邀请并非心血来潮。8月15日,美俄领导人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时,普京就曾用英语向特朗普发出“下次在莫斯科”的邀请,特朗普当时回应称“这有可能发生”。

特朗普陷入两难境地。从政治利益看,若接受邀请,他可能获得历史性外交突破,兑现“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竞选承诺,为2026年中期选举铺路。但此举将面临巨大国内压力。

民主党早已磨刀霍霍,准备以“通俄门2.0”发起攻击;共和党内部的建制派也警告称,与普京单独会晤将动摇北约根基。更棘手的是,特朗普近期在俄乌问题上立场反复。

9月23日,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宣称乌克兰“有能力赢回全部领土”,与此前“以土地换和平”的主张大相径庭。美国的欧洲盟友反应强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紧急召见美国驻欧盟大使,强调“乌克兰必须参与任何有关其命运的谈判”。

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更是联合发声,要求北约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作出集体回应。面对内忧外患,特朗普的莫斯科之行前景黯淡。

«——【·结语·】——»

美国的战略重心是否会从亚太转向欧洲?北约东翼是否会爆发新的军事冲突?特朗普是否会顶住压力开启莫斯科之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走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局势发展,见证历史的进程。

发布于:湖南省

Powered by 彩神争霸王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